一、研發背景
按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衛生部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全國近千名專家,開展了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及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科技攻關和試點應用工作,取得了包括《健康檔案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指南(試行)》、 《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技術解決方案(試行)》、《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婦幼保健信息系統建設技術解決方案(試行)》在內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為衛生信息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電子病歷是現代醫療機構臨床工作開展所必需的業務支撐系統,也是居民健康檔案的主要信息來源和重要組成部分。標準化的電子病歷建設是實現區域范圍以居民個人為主線的臨床信息共享和醫療機構協同服務的前提基礎。不僅能保證健康檔案“數出有源”,還能有助于規范臨床路徑、實現醫療過程監管,促進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緊急醫療救治能力。根據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出的“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總體目標,現階段我國電子病歷標準化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滿足區域范圍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臨床信息交換和共享需要,實現以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為基礎的區域衛生協同,解決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等社會焦點問題。
二、系統概述
《晶奇電子病歷管理信息系統》以病人為中心,實現了病歷信息的整合、檢索、共享和監控等,界面友好,功能強大,系統內置各種病歷模板,也可以自定義病歷模板。可按照醫師級別不同,實現電子病歷修改留痕操作,病歷書寫時,可調用預先設置的模板進行修改。該系統依據衛生部發布的電子病歷系統功能規范(試行)》編寫,不僅僅是解決臨床上的病歷質量問題,還作為醫院的信息化平臺,破除醫院內部的信息孤島。
三、建設目標
通過電子病歷的應用,在醫院建立和完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促進區域醫療信息交換與共享,提高醫療機構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利用醫療資源,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同時引導和方便醫生整理出高質量的病歷文檔,實現醫療監管和遠程信息共享,降低醫療成本,并提高整個國家醫療系統的宏觀醫療水平。
四、系統特點
1. 基于瀏覽器的Office組件,簡化了對使用者的前期培訓。
2. 基于瀏覽器的ActiveX組件的應用,在保存文檔的同時,又可提取相應的信息點,實現結構化的信息存儲。
3. 基于WebService的應用,可將HIS數據獲取XML格式打包且加密壓縮傳遞的數據,在保證相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各種業務實現。
4. 本系統采用結合三層的B/S結構,不需要專門的操作環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網就能夠操作系統。
5. 采用數據庫模型優化設計及數據庫“事務完整性控制”技術。
6. 支持結構化和自然語言混合的書寫模式。
7. 支持表格、圖形、上下角標的處理表格在表達意思上的直觀和準確性。
8. 痕跡保留,根據臨床三級檢診的要求,病歷書寫要求進行痕跡保留。
9.完備的病歷質量控制體系,方便醫院管理,提高醫生病歷的質量。
五、系統功能
1.病歷概要:患者基本信息,包括人口學信息、社會經濟學信息、親屬(聯系人)信息、社會保障信息和個體生物學標識等。
2.病歷模板維護:系統內置病歷模板,也可根據需要自定義模板。
3.病歷記錄,按照醫療機構中醫療服務活動的職能域劃分,病歷記錄可分為:門(急)診病歷記錄、住院病歷記錄和健康體檢記錄等三個業務域。
① .門(急)診病歷記錄:主要包括門(急)診病歷、門(急)診處方、門(急)診治療處置記錄、門(急)診護理記錄、檢查檢驗記錄、知情告知信息等六項基本內容
② .住院病歷記錄:主要包括住院病案首頁、住院志、住院病程記錄、住院醫囑、住院治療處置記錄、住院護理記錄、檢查檢驗記錄、出院記錄、轉院記錄、知情告知信息等內容
3.轉診記錄
4.法定醫學證明及報告
5.病歷查詢與調閱:可查詢當前在院病人病歷和已出院病人病歷。
6.醫療機構信息:主要指負責創建、使用和保存電子病歷的醫療機構法人信息等。